2023年11月15日,《德育報》第1版以《家訪架起連心橋 共育鋪就成才路》為題,對臨沂沂州實驗學校家訪工作經驗做法進行了報道。全文如下:
家訪架起連心橋 共育鋪就成才路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家訪是維系學校與家庭協(xié)同教育的重要橋梁。近年來,山東省臨沂沂州實驗學校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緊密結合自身辦學實際,把深入開展家訪工作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力抓手,進行了廣泛探索,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1234”家訪工作法,有效促進家校合作,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受到家長們的廣泛好評,社會滿意度逐年上升。
突出一個主題,做好家校協(xié)同
學校生源90%以上為原來城中村居民的孩子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家長的文化層次不高,普遍只關心學生的成績,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另外,學校393名教職工中研究生學歷人員有95人,占比為24.2%?;谶@種實際,學校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專業(yè)引領優(yōu)勢,大力推進家長學校的建設。常態(tài)化開展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不僅傳播了科學的育兒理念,緩解了家長的教育焦慮,更主要的是和廣大家長達成了共識,家校協(xié)同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明確兩種形式,線上線下融合
傳統(tǒng)意義的點對點家訪雖然在家校共育中作用不小,但其形式較為單一,很多時候受時空、人力等因素的束縛,易錯過最佳教育時機。因此,學校致力于構建更加立體化的家訪模式,用心用情深入推進家校合作。
線上家訪與線下家訪相結合。學校不僅鼓勵教師要多入戶與家長面對面交流,還要求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借助微信、電話等方式與家長溝通,減少信息不對稱,將問題消滅在萌芽中。每學期班主任或任課教師要采用電話或網絡的方式主動溝通每位學生的家長至少1次。
全面關注與重點幫扶相結合。學校一方面借助“全員大家訪”等主題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盡可能讓所有任課教師參與家訪,走進每一個家庭;另一方面對于特殊群體學生,如單親家庭、留守子女、學困生等,則要進行重點幫扶,加大家訪的頻次。
集中家訪與日常家訪相結合。學校除了有針對性地利用寒暑假開展集中家訪,更好地實現(xiàn)學校教育與假期家庭教育無縫銜接,還要求教師利用各種方式大力推進家訪活動的日?;S袉栴}及時和家長溝通,確保信息通暢。
個體家訪與分組家訪相結合。有的問題學生較為敏感,為保護學生的隱私及自尊,教師最好單獨上門家訪。對問題類似的學生,為提高效率,教師也可以將住所較近的學生,劃片分組,每次集中家訪一組學生。
完善三種制度,保障系統(tǒng)開展
學校先后出臺了《臨沂沂州實驗學校家訪工作制度》《臨沂沂州實驗學校家訪意見反饋制度》《臨沂沂州實驗學校廉潔家訪注意事項》等規(guī)章制度,為教師高質量開展家訪工作提供依據(jù)和遵循。
落實“雙到位”制度。每學年以校級領導帶頭、班主任為主體、任課教師為輔助大力推進全員大家訪工作,保障每個學生至少接受一次線下家訪。
加強過程管理。為了確保家訪工作的順利進行,教師需要提前與家長商定具體的家訪時間、地點以及家訪的主要內容。在臨行前,教師還需要再次與家長確認或告知相關事項,以確保雙方都明確家訪的安排。同時,教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明確家訪的主要目的、具體內容、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在家訪過程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在家表現(xiàn)、家庭情況和家庭教育情況,對學生在校情況進行客觀評價,重點向家長介紹學生取得的成長與進步。針對學生近期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秉持互相尊重和平等對待的原則,從關愛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耐心地與家長交換意見,共同探討并協(xié)商適合孩子的教育對策和方法。這樣做有助于加強家校之間的合作,促進家校共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做好跟蹤反饋。家訪記錄是學生成長檔案的組成部分,是做好學生工作的重要基礎。家訪人員在家訪后,要及時整理家訪記錄,并通過多種形式對家訪過程中協(xié)商確定的幫扶改進措施進行持續(xù)追蹤,定期評估落實情況,并及時將學生的成長變化反饋給家長。如果期間學生又出現(xiàn)什么新問題,教師要及時和家長進行新一輪溝通,動態(tài)調整和改進幫扶方案,充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
保護家庭和學生隱私。家訪是對學生和家庭的深入了解,對于學生身心疾病、家庭收入、父母婚戀等相關隱私,教師必須嚴格保護,不得在任何場合隨意議論。在作為家訪案例介紹或典型經驗交流時也要注意隱去相關隱私信息。
守好清廉底線。家訪過程中教師要廉潔自律,不得向家長推薦、推銷教輔材料或其他收費服務,不得收受或索要財物,不接受家長的吃請,時刻守好清廉底線,保持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
落實四個到位,確保取得實效
帶著感情家訪。教師提前備好功課,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成績、優(yōu)點不足等內容要心中有數(shù),做到有的放矢,實現(xiàn)個性化家訪。家訪要以表揚鼓勵為主,要找準學生的閃光點,通過揚長讓學生找到自信,激發(fā)其成長內驅力。特別是對單親家庭、留守兒童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失學輟學學生家庭、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家庭等,更要帶著感情家訪,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和關愛,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帶著政策家訪。對于家長關心的問題,能回答的當場給予答復,不能回答的回來要及時反饋給學校,由學校層面給予答復。對家長關注的分班工作,要做好政策解釋工作,邀請家長全程參與,保障公平公正。在和家長交流時,教師會把學校的網絡信箱、校長熱線,以及4個實體信箱位置等不同溝通渠道詳細告知家長,最大程度暢通家校聯(lián)系。家校溝通順暢了,家長滿意度自然就上來了。
帶著成果家訪。家訪手冊上有學校的情況介紹,教師對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德育序列發(fā)展、學校榮獲的系列榮譽、一校三區(qū)格局的形成等方面的內容要有全面了解。家長對學校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訪過程中與教師的交流。教師在家訪中是學校的代表,要堅持把宣傳學校理念和團隊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增加家?;バ?。
帶著課題家訪。印度有部教育電影叫《地球上的星星》,講述的是一個極具繪畫天賦的孩子,因為先天性閱讀障礙,差點被埋沒的故事。后來,多虧尼克老師通過家訪發(fā)現(xiàn)了他的潛能,并通過系列繪畫比賽激發(fā)其潛能,才讓他找到屬于自己的閃光點。每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后總有一個問題家庭,但只要我們找準破局點,每個學生都能在家校攜手共育下綻放精彩。所以,教師在家訪時要帶著問題去發(fā)現(xiàn),帶著課題去研究,爭取在家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成長的密碼,為后續(xù)因材施教打好基礎。
通過大力構建立體家訪體系,學校與家庭聯(lián)系更加緊密,教師與學生關系更加融洽。接下來,臨沂沂州實驗學校將大力拓展家訪活動的深度和廣度,讓家校“連心橋”越搭越長、越建越廣,真正實現(xiàn)“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徐勤波)